据合肥晚报报导,日前,位在肥东县撮镇,建在明朝万积年间的石桥曹公桥已完成维修。在维修进程中,文物工作者发现,这座昔时用石灰、糯米作为混凝土涂抹在青石块上的桥,历经400年风雨,而今照旧安稳。与之构成光鲜对照的是,几年前本地村平易近曾对桥面破损部位用水泥进行过修缮,仅仅过了几年时候,这些水泥却已开裂脱落。 昔时合肥县令命令建桥 记者来到撮镇曹公桥发现,这座方才修缮一新的石桥照旧保存着古色古喷鼻的真相态,这座桥长60米,宽10乐鱼体育app米,由数千块青石板砌成,桥身基层有三个桥拱,外形犹如城门洞。固然历经了数百年,但桥仍是安定地横跨在镇上的一座小河上,桥面照旧是镇上居平易近的必经之路。 据肥东县文物治理所所长彭余江介绍,按照清嘉庆《合肥县志》载,“明万积年间(公元1573年至1619年),合肥县令曹光彦沿河观察平易近情,见河滨交往行人争渡如蚁,溺水颇多,曹当面即谕:‘如斯河流,何故无桥?’手下回声建桥,半载乐成。”后来,人们为记念曹县令的政德,遂将石桥取名为“曹公桥”,并在桥头上刻上了这三个字。 历经四百年桥身照旧坚忍 望着这座方才修缮一新的明朝古桥,彭余江介绍说,曹公桥曾被损坏3次,特殊是“文革”期间,桥头的雕镂被人们砸毁,但这些破坏都是桥面护栏和其余构件,一向以来主体桥身都没有年夜的破坏,历经400多年,青石砌成的桥身仍然稳若盘石,这完全得益在前人造桥手艺的高深。此次维修,文物工作者并没有对桥身做太年夜的变更,只是将长在桥身上的杂树断根,并翻新了一部门破损的桥面石板。 明朝“混凝土”不输现今水泥 在维修的进程中,文物工作者发现,曹公桥的桥身系青石块砌成,青石块之间利用石灰、糯米汁等黏合物进行黏合,400多年前用“明朝混凝土”黏合的桥身,照旧稳若盘石,涓滴没有见到松动的陈迹。彭余江介绍,因为古时没有混凝土,是以前人在扶植建筑物时,便用石灰、细沙土、糯米汁等物体夹杂在一路,当做混凝土用,十分安稳。彭余江还向记者流露了小插曲:几年前,曹公桥的桥面护栏部门有一些部位产生了小面积破损,在是本地老苍生出在庇护文物的斟酌,将桥面的护栏用现代出产的水泥进行从头修缮。没想到在此次维修进程中,考前人员发现,方才过了几年时候,此前居平易近自行维修时糊在护栏上的水泥就呈现了脱落的现象。 (中国混凝土与水泥成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)